百家乐怎么玩-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网址_网上百家乐是不是真的_全讯网888 (中国)·官方网站

Democracy, Public Opinion and Populism—Social Observations and Critiques of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民主、民意與民粹—中港臺觀察與批判
Author / Editor
HKD120.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不管是理念或操作,民主、民意與民粹都以人民為主體對象和運作單位,只是內容及形式不同。放在中國、香港與臺灣的情境下,這三個概念所指涉的政治安排和生活經驗,就顯得更加複雜了。

理由很簡單,即使在地緣政治、文化和語言上糾纏不清,作為想像的共同體,中港臺社會多少已發展出各自的特定體系,不論對內或對外,彼此因循一套獨立的邏輯及典章制度。儘管中國堅持以上國姿態指點臺港江山,北京依然得面對臺北和香港實際地位的挑戰,以及它們代表的可能替代政治格局。

無可否認的,由於歷史演變和現實利益造成的瓜葛與互動,中港臺人民對生活環境的認知、感受和行動,尤其是牽涉民主、民意與民粹層面的個人或集體表達,會有相當程度的差異,甚至格格不入。任何對中港臺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批判,因此不能單獨抽離來看,而必須經由跨時間和跨地域的相互比對,才能理出點眉目。

《民主、民意與民粹:中港臺觀察與批判》是一本介於學術與評論之間的通識著作,涵蓋的範圍觸及政治、新聞、學術、商業和娛樂等各界的政客、政黨、團體、財團與個人。透過批判,這些篇章嘗試探討隱藏在現實背後的結構和過程因素所造成的相關影響,一種社會學的想像和知識建構。
ISBN
978-962-937-289-7
Pub. Date
Nov 1, 2016
Weight
0.3kg
Paperback
228 pages
Dimension
152 x 229 mm
一個人如果見聞淺薄或目光狹窄,往往會被批評是井底蛙。井底蛙的成語源自中國清朝郭慶藩所輯的《莊子集釋》,在泰國和印尼也有類似說法,不過不是井底蛙,根據 Benedict Anderson 轉述,而是一隻住在半個椰子殼底下的青蛙。

Anderson 是愛爾蘭學者,1936 年出生於中國雲南。他是研究民族主義的學術泰斗,1983 年出版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擴散思考》),這是社會科學主要學門必讀的經典著作。Anderson 於 2015 年在校對完自傳 A Life Beyond Boundaries(《超越藩籬的一生》)的樣張後去世,2016 年自傳發行。

自傳深入淺出,他說,雖然泰國語和印尼語沒有關聯,也屬於不同語系,兩種語言卻長久有個一隻宿命青蛙的想像,它終其一生居住在半個椰子殼底下。Anderson 如此描述這隻青蛙(頁 26):靜坐在椰子殼底下,青蛙不久就感覺到這個椰子殼碗(coconut bowl)圈起整個宇宙。這個想像的道德判斷是,青蛙心胸狹窄、屬於地方性、不常外出,而且沒有道理自我感覺良好。Anderson 緊接著說,不像格言裏的青蛙,他不在任何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以致安頓下來。

遺憾的是,我與 Anderson 相反。除了故鄉臺灣,我在幾個外國地方似乎都停留過久。還好,我多少會外出,最早在美國德州大學唸書五年半,然後在克里夫蘭州立大學教書四年,從 1990 年起,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任教,1993–1994 年第一次全家到香港,那時中英為香港九七回歸已進行了17輪談判,1996–1997 年全家到新加坡,離九七移交前的香港不遠。之後,我在明州安頓下來,直到 2009 年,終於感到 20 年都待在同一個地方未免太久。2009 年 5 月底,我與妻子第二次到香港,一住便是七年,走遍大街小巷。

Anderson 在自傳中指出,從事比較研究,對一個國家的長期比較(跨時間)跟國與國間(跨地區)的比較,同樣重要。因為有了九七前的一年生活,我在 2009 年到 2016 年對香港社會的觀察,便具有跨時間對比的某種基線。在香港中文大學客座那年,也許是當過三年記者的經驗使然,我在一些報紙上(如《信報》和《香港聯合報》,那時《蘋果日報》尚未創刊),就中港臺的民主、自由和民意等問題,以本名發表評論文章。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後幾年,我以筆名在《蘋果日報》上寫評論和專欄文章,探討的同樣是中港臺的民主、自由和民意等問題。

民主篇
1 誰怕普選
2 以普選超越鄧小平
3 最後特首與終極香港
4 權力的滋味與霸道
5 官員誠信與香港普選
6 商人的風骨
7 民主,不是民王
8 政客是差勁的騎士
9 爭電視不如爭普選
10 「資訊要自由」
11 霸權與港人殖港
12 中國新聞壟斷與臺灣自由市場的矛盾
13 麥當勞普選
14 新聞媒體與洗腦
15 臺灣有旺中媒體,何須中國統戰?
16 中國微博與謝長廷微薄的自由
17 邁向集體之路

民意篇
18 中國沒有民主,何來民意?
19 特首非民選,民調又奈何?
20 香港共同體的分裂
21 以政府對抗公民:解讀「旺角粗口」事件
22 新聞獨佔與媒體政權
23 新聞自由不是走馬看花
24 政客的新聞話語
25 由胡說到胡來
26 民意庭與法庭的取捨
27 國民黨的集體思維
28 龍應臺的知識與道德
29 向公民社會低頭
30 解讀下士之死的悲劇新聞
31 「本報黨委書記」
32 詮釋社群與集體胡說

民粹篇
33 佔中與反佔中的民粹對決
34 佔中並非戰爭
35 小人、女人與政客
36 拙劣的演員與無奈的觀眾
37 香港精英的傲慢
38 符號,多少罪惡假汝之名
39 商人階級的道德淪喪
40 清純的電視、天真的邵玉銘
41 落區、落臺、落水狗
42 小貓小狗與世界新聞
43 國民黨知識份子的傲慢與霸道
44 佔中的社會實驗
45 政府文宣原本就是鬧劇
46 廣告與去政治化
47 誰怕何韻詩

張讚國,筆名端木少華,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新聞系博士(1986),曾任臺灣《聯合報》記者(1976, 1978–80)、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系客座教授(1993–9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傳播學院客座教授(1996–97)、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教授/榮譽教授(1990–2009/2009–)、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教授(2009–2016),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客座教授(2016–2017)。

作者訪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BT_6hW6NE&list=UULe6FfnRBvxvWzo9gc8s6mQ&index=5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LKK6pya80c&list=UULe6FfnRBvxvWzo9gc8s6mQ&index=520

?

波胆| 澳门百家乐规| 百家乐官网最佳下注方法| 永盈会娱乐场官网| 百家乐官网庄闲局部失| 钱隆百家乐大师| 百家乐官网视频挖坑| 百家乐园会员注册| 武胜县| 在线百家乐3d| 营口市| 门赌场百家乐的规则| 真人百家乐官网视频赌博| 威尼斯人娱乐城真假性| 百家乐官网桌出租| 足球皇冠大全| 网络百家乐可靠吗| 百家乐官网中B是什么| 百家乐游戏世界视频| 忻州市| 大发888 dafa888 大发官网| 粤港澳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又称为什么| 美高梅娱乐城网址| 菲律宾沙龙国际| 乐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太阳城莱迪广场| 永康百家乐官网赌博| 235棋牌游戏| 女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娱乐官网地址| 鑫鼎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导航网| 太阳百家乐开户| 爱婴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城赌百家乐| 百家乐看炉子的方法| 百家乐官网必胜绝| 老江死了| 诸子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开户送18元|